你可知,初心是什么?
發布時間:
2023-08-04
一
102年前的1921年,因為一件事被后來者再三提及。
上海代表李達、李漢俊,北京代表張國燾、劉仁靜,長沙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武漢代表董必武、陳潭秋,濟南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廣州代表陳公博,旅日代表周佛海,以及由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來自不同地域長途跋涉的13個人,秘密地開了一次會,那被認為是一個政黨的起點。

謝覺哉在日記里為歷史留下一處痕跡:“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潤之,赴全國〇〇〇〇〇之招”,后來他解釋,五個圓圈就是省略的“共產主義者”。
彼時,一個政黨的成立和消散并不新鮮。時人看來,中國共產黨不過是同時存在的幾百個政治團體中的一個。好消息是,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但越來越多的國人不得不思考中國的未來。
思想的嬗變必須經受足夠的坎坷。認為技不如人,有了洋務運動;反省制度落后,試圖維新變法;思考文化問題,五四運動致力于改造我們的文化。保守和新潮、落后和先進在四萬萬中國人民頭腦里對撞。吳玉章在回憶“五四”前后思想轉變時寫道:“當時我的感覺是:革命有希望,中國不會亡,要改變過去革命的辦法。”同時期,湘江潮涌起風雷,毛澤東同志在已成“爆款”的《湘江評論》上高度評價俄國十月革命及其影響,預言“他日中華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
馬克思主義照進了這個近代史書上充滿屈辱的國度。李大釗發表演說《庶民的勝利》,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出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從那時起往后的百年里,“社會主義是否適宜于中國”將被反復驗證。無望的中國有了希望。
“盜火者”讓資本主義世界深感不安。從歐洲的海牙、維也納到東方的新加坡、東京,各國外交和警察機關緊盯著中國的“激進分子”。中共一大第六次會議時,一名暗探闖入場地,很快法租界巡捕包圍和搜查會場,幸虧代表們及時撤離。
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游進歷史,它尚不知道所載的政黨之重。平均28歲的年輕人在湖心輕聲地道出“共產主義萬歲”,或許他們不會預知到中國革命暴風驟雨之猛烈。
王盡美、鄧恩銘、何叔衡、陳潭秋為革命英勇獻身;包惠僧和劉仁靜因故脫黨;李達、李漢俊一度脫黨,但仍堅守自己的信仰;陳公博、周佛海淪為漢奸,張國燾成為黨可恥的叛徒。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13人中,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趟過水深火熱,攜手走上天安門城樓迎來新中國誕生,此時已經是28年后。1958年,毛澤東同志到杭州時專列經過南湖,他急令停車,在路邊凝望南湖足有40分鐘。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32字的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從這個偉大的起點出發,彼時雖艱難無比、夾縫生存,但此刻神州萬里、江山紅遍。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二
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但此后歷經坎坷。
當時,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直系、皖系、奉系、桂系、滇系、江浙系……各系軍閥作為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勾心斗角、你爭我奪。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指出這一時期的軍閥與列強的關系,以及他們構成中國現實之窘況:“因為連年軍閥互爭地盤的緣故,無辜喪了無數的生命;軍閥政治是中國內憂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受痛苦的源泉……”
各種各樣、不可名狀的苦難被寫入歷史——1920年,西北地區遭受了里氏8.5級海原大地震的破壞,20多萬人死亡。華北地區1920年到1921年的旱災波及5個省份,造成至少3000萬人受災,50多萬人餓死。河南的麥子價格在瘋狂增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十四五歲的女孩被明碼標價為三四元,論斤出售。從韶山走出來的毛澤東同志對中國最廣大農民群體的疼痛有著更切身的體會:“……不是挨餓,就是挨凍。有無錢治病看著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錢糧被關進監獄活活折磨死的……”
中國處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中國人民在挨打,中國人民在挨餓。
“國不知有民,民豈知有國?”國家不服務于人民,人民又怎么會對國家負責,保衛他們站立的地方。
1949年,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柳亞子問毛澤東同志:“渡江很快成功,請問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計?”毛澤東同志回答:“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考量一個政黨一支軍隊真正的力量,必定有超越戰略戰術的深層原因,那就是能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渡江戰役后,人民軍隊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席卷華東,紅旗又回到了黨誕生的搖籃、紅色的起點——上海。
戰士們沒有忘記22年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當時不少同志血灑黃浦江畔。南征北戰終于要打出一個新中國了,勝利的召喚讓他們夜不能寐。
然而,為了把上海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把所謂“冒險家的樂園”改寫為“新中國的花園”,戰士們在“瓷器店里打老鼠”,讓大炮休息、炸藥靠邊,只是用輕武器作戰。
是役,7000余名戰士喊著“為了人民,愿做勝利前的最后一批犧牲者”的口號朝著沖鋒的方向倒下。上海解放的第二天清晨,上海居民起床開門,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人民子弟兵正懷抱槍支、和衣而睡。

當時,一位老人專門從徐家匯趕到南京路看解放軍夜宿馬路。當老人的那句“仁義之師必勝,得人心者必勝”脫口而出時,人們意識到,中華民族文明演進的坐標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那個光明的拐點。正如文獻《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指出:100年來,不論國內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來沒有改變過、動搖過、遲疑過。
三
從1840年到1945年的105年,中國曾經受了歷史上最令人絕望的失敗。
毛澤東同志凝練地概括:“……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戰爭,由于國內外各種原因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告終以外,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
開國大典,當毛澤東同志講出那句驚天動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天安門城樓的木梁上,還嵌著1900年八國聯軍炮擊時未爆的3發炮彈。3年后的1952年,工人在維修城樓時意外發現并拆除炮彈。炮彈懸頭易除,國家蒙羞、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難洗。
也正是在那一年,597.9和537.7兩處高地被炮彈炸彈生生地削低了2米,卻以精神的珠穆拉瑪峰在世界各國軍人眼中無限拔高。
美國人想不通:為什么花了那么大力氣,投下了那么多炮彈,死傷了那么多士兵,卻拿不下兩個小山頭?據說,兩個陣地的沙盤模型被擺進了西點軍校后,無數美國軍人在其面前駐足深思:這一仗美軍究竟輸在哪里?
國外某知名智庫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研究,顛覆了他們此前一種幾乎定型的認識,那就是,世界上很多軍隊只要指揮員被消滅、建制被打亂,就潰不成軍了。唯獨解放軍不同,即使指揮員犧牲了、建制打散了,甚至戰士受傷被俘了,仍能成立黨組織,重新投入戰斗。
軍旗永遠跟著黨旗走。“上甘嶺特功八連”連長李保成,指揮來自16個不同連隊的88個人組成“坑道黨支部”,在敵人采用炸藥、硫磺彈、毒氣彈等毒辣手段攻擊下,堅守14晝夜,殲敵1765人,最終將布滿381個彈孔的連旗,插上上甘嶺的主峰。
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講:“戰斗是敵人挑起的,但發展成戰役規模,還打不打、怎么打,就不是他們說了能算的。”因此,有人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

這一次中國共產黨不再允許自己的國家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了,而是挺直腰桿子,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一位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說:1949年,你們的毛主席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身邊的日本人一個相信的都沒有!看看你們近代的歷史,難道是他說一句話就能站起來的嗎?后來你們出兵朝鮮,還把美國人從北邊壓到南邊去了,我們這才覺得中國跟過去真的不一樣了。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曾回憶說:他當時在東歐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志愿軍收復平壤的消息傳來,幾千名世界各國與會代表集體鼓掌,為新中國高聲歡呼,時間竟長達十余分鐘,實為國際會議中極其罕見的景象……
日本陸戰史研究普及會編撰抗美援朝戰爭時寫道:“中國軍隊的這種勇敢戰斗精神和堅韌性,到底來源于什么呢?那大概不單純是強制和命令。可能是因為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帝國主義的憎惡,堅信現在進行的這次戰爭是‘正義戰爭’,這些都滲透到了中國軍隊官兵的心靈深處,不,已滲透到骨髓之中。”
我們站立的地方知道答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我們黨嘗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斗。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19多萬名烈士將熱血灑在朝鮮三千里山河。勇士一去不回頭,人們知道他們為誰而死,知道自己的眼淚為誰而流。
四
從一大到二十大,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光輝歷程。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進黨章。
70多年前的窯洞內,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百年華誕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第二個答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
黨興則國興,黨強則國強。我們的黨不斷凈化、超越和革新自己,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
只有正確的領導,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上世紀20年代,《紐約時報》駐華記者哈利特·阿本德驚呼“作為國家的中國已然不復存在”。今天,中國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雄踞東方,《紐約時報》稱“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1949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預言,中國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它必然會因此而垮臺。今天,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已然歷史性地畫上句號。
日本著名學者池田大作曾經問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果再生為人,您愿意生在哪個國家?年邁而睿智的湯因比毫不猶豫地回答——中國。從“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和“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再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共產黨的趕考,沒有絲毫松勁歇腳,而是步履不停,答得精彩。
一代代年輕人由衷欽佩的“史上最牛團隊”始終這么“燃”: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改革開放讓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百年之于歷史只是一瞬,之于這個國家和民族卻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之復雜、斗爭之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中國人民要“繼續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56個民族,我們能照誰的模式辦?誰又能指手畫腳告訴我們該怎么辦?”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從世界屋脊到水墨江南,從北國風光到南海之濱,大好河山在眼前鋪展開來,一個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鄉村星羅棋布。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前路不會平坦,前景光明遼闊。
“全體中國共產黨員!黨中央號召你們,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對全黨發出偉大號召。
從始至今,初心不改——這,就是你永遠可以相信的中國共產黨!
來源:共產黨員微信
上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