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黨員干部的好榜樣 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發布時間:
2013-11-24
——電影“焦裕祿”觀后心得體會
4月14日下午,在集團三樓黨員電教室,懷著深深的敬仰、懷念之情,又一次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焦裕祿書記一幕幕感人的鏡頭、光輝的形象,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電影一開始的一個鏡頭,是1942年焦裕祿拿著介紹信來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一進蘭考,他就把隨身攜帶的干糧全部分給了一群忍饑挨餓的兒童,當他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到縣委組織部報到時,還被當成了乞丐……來到蘭考后,焦裕祿深深地被災情的嚴重性所震撼,率領有關工作人員冒著大雪到車站體察民情;在北風呼嘯、漫天飛沙的田間地頭,他和群眾一起揮鍬勞動;在瓢潑大雨中,他帶領群眾查看水流,指導群眾開展自救;他腳踏實地調查風沙、鹽堿、內澇;他帶頭取消干部副食補貼,想方設法為群眾購買救濟糧;夜雨中,他不顧自己是一個病人,堅持探望生病的群眾,把自己的工資贈送給困難群眾,甚至在病**還想著治理蘭考“三害”的事情,直至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焦書記的身上,處處體現了**人那種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思想品德,盡管他已經去世了四十多年,但他的一言一行,他的先進事跡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特別是在今天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學習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對于激勵全體員工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加快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要學習焦裕祿愛崗敬業的精神。
在蘭考期間,焦裕祿同志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與群眾談心,到實地調查災情,研究解決除“三害”的方法,在他的身上,一點也看不到縣委書記的影子。不論他擔任的是第二書記還是第一書記,不論他下去調查還是為了群眾利益而遭到誤解和批評,他都能正確對待,毫無怨言,勤懇敬業,表現了一個**員服從組織需要,甘當人民的勤務員的優秀品質。
二是要學習他樂于吃苦、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
來到蘭考后,他首先端正了干部工作作風,積極投入調查研究工作,與群眾打成一片,尋找解決治理“風沙、內澇、堿鹽”自然災害的方法,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不搞特殊,甚至為了自己的工作隱瞞疾病,帶病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身上,體現了**人為人民事業奮不顧身,公而忘私的精神。
三是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崇高精神。
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一名**員,他對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工作中能夠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想方設法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問寒問暖,提升了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作為一名**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勤政為民,扎實工作,為人民群眾服好務。
四是學習他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的工作作風。
電影中有幾個細節,孩子想吃紅燒肉把玉米面窩頭扔了,焦裕祿就嚴肅批評教育;要孩子把別人送來的魚送回去;把自己的工資津貼送給困難群眾……他對自己嚴格要求,一身正氣,以自己清正廉潔的形象影響著家人、工作人員和群眾,樹立了黨的好干部的光輝的形象,作為東方的職工,作為東方集團的一名**員,也應當象焦裕祿那樣,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清白做人、樹好形象,特別是對外攬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更要牢記黨的宗旨,遵守黨的紀律,充分履行黨員的義務,以誠信經營樹好東方品牌。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并不是轟轟烈烈和十分偉大,他想的都是如何改變蘭考的落后面貌,他所做的都是群眾最期盼、最關切的小事,但是,正是這些非常樸實的小事,卻表現了焦裕祿同志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關心群眾,公而忘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學習焦裕祿,就是要學習他身上體現出來的這種精神,為促進集團經濟發展努力工作。學習焦裕祿精神要聯系自身實際,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方法,堅持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始終以飽滿的斗志和精神投入到建設和諧企業的熱潮中。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