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2019年3月份黨員學習內容
發布時間:
2019-03-11
雷鋒精神 永遠值得弘揚
雷鋒精神產生于特定時代,但也超越特定時代而成為每個時代人們汲取養分的精神高地。時代、觀念在變,但先進精神永遠不變。從現實的實踐要求、精神境界、思想理論基礎、立場、人性等層面把握雷鋒精神,更能體悟這種變與不變的辯證法,確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永遠值得弘揚。
雷鋒精神具有順應現實實踐要求的時代氣質
雷鋒精神的產生與雷鋒生活的時代社會狀況密切相關。20世紀60年代,年輕的共和國戰勝困難的實踐要求需要雷鋒精神。50多年來,中國社會歷經時代變遷,雷鋒始終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所敬仰,雷鋒精神始終是億萬人民心目中的一面光輝旗幟。雷鋒精神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深沉的精神基因,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成為推動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實踐的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強烈,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對于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雷鋒精神以團結友愛、與人為善的核心意旨映現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助推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今天,在世界范圍內還存在著單邊主義、狹隘民族主義意識和行為與本質上是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全球化現實的矛盾沖突,雷鋒精神與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主張內在契合,順應時代的實踐要求,為各民族、國家的共同發展提供了契合時代精神氣質的規范、目標和動力。
雷鋒精神具有追求未來美好社會的崇高境界的超越性指向
雷鋒是一個志存高遠、追求未來美好社會的人。一心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雷鋒精神的靈魂所在。雷鋒精神蘊含著高尚的人格和操守,外顯出追求共產主義的崇高目標。做一名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的品德和格局學習。雷鋒從戰士身份出發,強調當兵“都是為著一個目標——實現共產主義”;從廣義的個人出發,強調“一個人活著”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這是雷鋒對人生價值問題的深刻解答,展現出追求未來美好社會的理想信念的超越性的境界觀。雷鋒用“一心”刻畫出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的堅定與執著,并自覺把個人命運與黨和人民的事業聯系在一起,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為共產主義偉大事業奮斗中。有這種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也就有了高度的內在自覺,從而顯現出擺脫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感性欲望而按照內心自我“立法”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雷鋒精神具有科學的思想理論基礎
雷鋒精神不僅僅是雷鋒本人憑借其內心的道德情感所創生,更根本的是基于科學理性之上所形成的。雷鋒精神是雷鋒自身不斷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必然產物,正是科學的理性認知使雷鋒持久地堅守善念并化為做人做事的方式。雷鋒認為,“人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才不會迷失方向”。因此,他長期認真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并自覺加以運用來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學習毛澤東思想使雷鋒懂得了“怎樣做人,為誰活著”,“心里明亮,思想開朗,勁上加勁”。他要求自己“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雷鋒精神的培育和雷鋒自身實踐活動提供了客觀尺度,筑牢了具有內在科學理性的理想信念。無疑,科學思想理論的奠基使得雷鋒精神具有了科學性。今天,少數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興趣不濃,導致理解和把握理論不深、不透,甚至曲解誤解,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時常出現偏差。因此,必須像雷鋒那樣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當下,特別是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掌握貫穿于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從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知、信、行相統一。
雷鋒精神具有鮮明的人民立場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自覺價值選擇。對于這一點,雷鋒時刻牢記并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始終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雷鋒精神的實質,是貫穿雷鋒精神全部內涵的一條主線。雷鋒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思考問題,“凡是腦子里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里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黨的事業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具有內在一致性,服務人民、讓人民滿意是黨的事業的本質屬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黨的事業的根本目的和力量源泉,不僅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要有這樣的意識,全社會每個公民都要有這樣的覺悟。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雷鋒精神感染著無數普通公民,使個人價值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了永恒價值的升華。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自然性的“有限生命”與“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精神追求的內在交互辯證運動的進程中,人才能夠使自己短暫的生命煥發出永恒的燦爛光輝,實現有限生命的無限價值。
雷鋒精神具有深層次的人性基礎
雷鋒精神深刻反映了人的道德本性,蘊含著超越一切時空限制而成為各個時代人們信仰的道德實踐原則。雷鋒最為本質的道德品質是助人為樂、大公無私。“雷鋒精神所倡導的‘無限的為人民服務’,卻蘊涵著一種超越時空、具有永恒性質的大愛,只要人類社會需要愛,雷鋒精神就具有永恒的性質。”個人信奉的道德準則若成為永恒的道德法則,就要“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準則永遠同時能夠成為一條普遍的立法原理”。把人當作目的是先天存在于每個人心中的道德法則,幫助他人或助人為樂符合人性中的道德法則,對于任何時代的任何民族、任何國家、任何人都具有普遍有效性。人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展現在有限性的歷史進程中,不同時代的現實因素和歷史條件的影響使人性呈現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樣態。如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具體要求和體現,是雷鋒精神兼具現實性與超越性的本質內涵。雷鋒精神不是個別的、具體的道德信條,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言行一致的誠信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等,都蘊含著普遍的道德法則,具有深層次人性的道德基礎。
(作者單位: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哲學教研部,本文系2017 年度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L17BZX002)階段性成果)
來源:遼寧日報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