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2022年第二季度黨課:理想信念:百年大黨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發布時間:
2022-04-07
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就是堅守理想信念砥礪前行取得輝煌成就的百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必將匯聚為更加磅礴的力量,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古人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對于政黨來講,這“大”“本”“道”就是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既不是出自痛恨資本主義的道德義憤,也不是源于向往共產主義的空想愿望,而是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
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都表明,理想信念堅定,政黨就擁有無比強大力量;理想信念淡薄,政黨就會成為烏合之眾,一擊即垮。20世紀80年代以來,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等一系列大事變,把這個邏輯展現得明明白白。蘇聯共產黨在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而到擁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政權。在事關政黨存亡的動蕩中,竟無一人出來抗爭。什么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經蕩然無存。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一時沖動。要做到“亂云飛渡仍從容”,黑云壓城巋然不動,光有樸素的感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深厚的理論信仰作支撐。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堅定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問題、推動實踐,我們就能堅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壓艙石,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理想信念奮斗史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他們堅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此作出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接受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時講,“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毛澤東用他的一生證明了這一點。不僅毛澤東自己,連他的家人都投入到這個事業中來。對于毛澤東來說,中國的獨立自由,中國人民的解放,社會主義的建設,共產主義的實現,這些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僅是他矢志追求的目標,更是他全部生命意義的價值所在。
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實踐更是如此。比如,長征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又比如,“兩彈一星”同樣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在當時中國經濟落后、工業和科研基礎薄弱,資金、設備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崛起,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發憤圖強、埋頭苦干,創造出“當驚世界殊”的非凡成就,讓中國成為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同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鄧小平說:“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從打開國門到走向世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改革開放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從“八項規定”轉變作風到雷霆萬鈞反腐敗,從加強制度建設到重視思想建設,從進行偉大斗爭到自我革命,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實現了革命性鍛造,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旗幟更加高高揚起。
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踐行理想信念
當今世界,從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正在徐徐展開中。透過資本主義社會表面的繁華看出背后的危機與必然的消亡,透過共產主義運動的艱辛跋涉看出其必然的勝利與鐵的法則,不僅需要大覺悟、大定力、大無畏,更要有展現這大覺悟、大定力、大無畏的現實行動,要做到知行合一。
不忘初心。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思想意識上的清醒自覺,更是政策制度安排和具體實踐上的知行合一。不忘初心體現在行動上,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過提出并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帶領人民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這個時候,我們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越需要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歷史感,團結一心、腳踏實地、夙興夜寐。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輕言放棄甚至丟掉遠大理想。
自我革命。確立理想信念不容易,始終保持理想信念不動搖更難。敢于直面問題、勇于修正錯誤,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特點和優勢。回顧黨的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總是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勇于推動自我革命,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正視問題、克服缺點,勇于刮骨療毒、去腐生肌。面向未來,中國共產黨更要始終堅持以今日之是革昨日之非,以明日之新革今日之不足,成為永遠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讓理想信念之光始終照耀奮勇前行之路。
永遠奮斗。實現偉大的理想,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不論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是任重道遠、需要幾代人的前赴后繼,更不用說實現共產主義這一人類社會前所未有、更為壯麗的事業,是要十幾代人、幾十代人乃至更長時間的奮斗。在這一奮斗征程中,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松懈拖沓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建設新世界、譜寫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而實現共產主義,唯有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毅前行,永遠奮斗不息。
來源:《政工師指南》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