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黨員干部“三伏”必備“三味”藥
發布時間:
2022-08-24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濕氣容易浸入人體,出現暑熱等情況。因此,許多人都想趁三伏,查查病、治治病。同樣,黨員干部也應該常常“檢身自省”,發現自己的問題,備齊“三味”藥方,治治病,強強身。
第一味藥:“當歸”,牢記初心、干有方向。
三伏天的陽氣把陰氣藏伏地下,才會導致陰陽失調;一些黨員干部把理想信念置于身后,才會淡忘初心,迷失方向。被查處的腐敗分子,之所以跌入違紀違法的陷阱,從根本上講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拋到九霄云外了。初心是引航燈,指引前進的方向。每一名黨員干部要牢記初心,堅定于來時路,才能不迷路、走錯路。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干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黨員干部要經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以新時代理論武裝頭腦,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第二味藥:“熟地”,熟稔情況,匠心施策。
悶熱的伏天,人們習慣呆在空調房,享受夏日涼爽。部分黨員干部也因思想慵懶,患上了“空調病”,不深入基層調研,不走進農家院壩訪民生,不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遙控指揮,淪為“甩手掌柜”“大概先生”,這是作風漂浮的表現。不熟悉基層實際,制定的政策只會是閉門造車;不清楚群眾的想法,研究的舉措只會是紙上談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精準的數字、再精致的材料都只能是表面文章,只有深入基層調研,才能收獲“真材實料”。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黨員干部要當“店小二”,經常到基層“跑堂”,摸清家底、熟悉情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與群眾打成一片。黨員干部只有對群眾所需所盼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科學規劃,匠心施策,突破發展的“瓶頸”,真正實施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民生工程,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第三味藥:“厚樸”,厚實樸素,腳踏實地。
三伏天是一年最悶熱的日子,人容易情緒化。一些黨員干部往往心浮氣躁,急躁不安,“這山望著那山高”,把基層當成“跳板”,把掛職當成“鍍金”。缺乏務實的工作作風,缺乏黨員干部職責的認知。作為黨員干部當多一些厚實質樸,少一些能言善道;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花拳繡腿;多一些求真務實,少一些敷衍塞責,不動“歪腦經”、不走“捷徑路”,不耍“假把式”,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艱苦的歲月往往使人進步,使人練就真功夫。當前,正是黨員干部用好真功夫的時候,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國內疫情在多地時有反復,加上我國多地遭遇洪澇災害,嚴重影響著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黨員干部更應深入一線為百姓排憂解難,方顯自身價值。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等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要當好征戰沙場的戰士,堅持日飲“當歸”“熟地”“厚樸”三味苦口良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戰到底。
上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