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葆本色 不變色
發布時間:
2024-01-10
“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走過百年苦難輝煌,奔赴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如何保證自己永不變質、永不變色?這既是百年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也是這次主題教育為我們提出的現實課題。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展主題教育的總要求作出深刻闡釋,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強黨性”。他強調,強黨性,就是要“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造主觀世界,深刻領會這一思想關于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強黨性鍛煉等一系列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本色,即本來的面貌與顏色,是宗旨所賦、性質所定、初心所指,是區別于同類事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詮釋著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價值追求,彰顯著共產黨人的品格風范。“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變也,而不可奪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因為丟掉本色,就是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重要論述,以扎實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在提升黨性修養、自覺躬行實踐上下功夫,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以自我革命修正人生坐標、提升思想境界,規規矩矩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關鍵詞一:純粹
要鑄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高揚理想主義的精神氣質,心境澄明,心力茁壯,讓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輕干部應有的清澈和純粹。
——習近平
“可有塵瑕須拂拭,敞開心肺給人看”
在紀錄電影《九零后》中,一群年過九旬的“九零后”老人,回首在西南聯大難忘的求學時光,貫穿始終的一個關鍵詞就是“pure(純粹)”。
就讀西南聯大時,“pure”是“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口頭禪,他贊賞一個人或一個行為的用語是“pure”。誰的思想純潔、境界高尚,他就說這個人“真pure”。他用這個標準既評價別人,也要求自己,“以致同學們干脆就叫他Pure”。
鄧稼先
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后毅然回國,投入中國核物理的理論研究工作。1958年,中央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原子彈,鄧稼先被委以重任。得到通知的那天晚上,輾轉難眠的鄧稼先對妻子許鹿希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了,但是調哪里、去干什么,不能說。此后,鄧稼先默默無聞奮斗幾十年,甘當無名英雄,卻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1979年,在一次試驗中,降落傘出故障,導致核彈直接摔裂在地上。為了避免毀滅性的后果,鄧稼先只身一人去現場尋找核彈碎片。碎片找到了,可在尋找的過程中,他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輻射傷害。1986年7月,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的病房中,62歲的鄧稼先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獎章和證書,這也是“七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第一個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鄧稼先激動地說,要爭取早日恢復健康,為國防科研事業再盡一些力量。然而,僅僅12天之后,鄧稼先就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直到此時,他隱藏了28年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眾。
什么是純粹?在老朋友楊振寧的眼中,鄧稼先的純粹就是“他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識地前進的。沒有彷徨,沒有矛盾”。
《紅星照耀中國》
對于這樣的疑問,中國共產黨人以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天,就是老百姓;天命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諄諄告誡: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論語》有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共產黨人的“本”在哪里?人民就是黨的“本”,“人民性”就是黨性的“根”。無論走多遠,中國共產黨都不能忘了來時的路,中國共產黨為民愛民的政治本色永遠不能變。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華大地上演了南下北上兩股歷史洪流交匯的生動景象。當百萬雄師過大江、由北向南解放全中國時,各民主黨派、愛國人士、社會賢達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或坐火車或乘輪船,由南往北匯聚在中共中央周圍,共商國是、共襄盛舉,迎接新中國的誕生。這一幕歷史活劇,描繪出一幅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坐江山的“萬里江山圖”。宋慶齡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感慨:“我們達到今天的歷史地位,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唯一擁有人民大眾力量的政黨。”毛澤東斬釘截鐵地說:“上帝是誰?他就是人民!”
從黨的七大開始,我們黨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進黨章的總綱,要求“每一個黨員都必須用心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了解他們的需要,為實現他們的需要而斗爭”。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總結得非常深刻:“毛澤東同志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同志要求我們做工作必須考慮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江澤民同志提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錦濤同志提出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這一屆黨中央明確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是一以貫之的。”
誰能真正把人民團結凝聚起來,誰就能推動歷史車輪前進。誰能贏得人民,誰就能天下歸心。誰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人民一起奮斗、一起犧牲、一起創造,人民就會選擇誰、擁護誰,跟誰走、跟誰干。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環顧全球,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在理論上鮮明提出、在實踐中明確要求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形成一條“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對黨員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
清代鄭板橋在《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詩中云:“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此詩,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親”,因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
修身寄語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成立百余年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始終陪伴著人民,把人民放在自己的“初心”里,不拋棄、不放棄,互相陪伴,同舟共濟,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情長。
關鍵詞三:清正
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贏得民心。全黨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在《之江新語》中,習近平同志引用清代思想家顧炎武在《與公肅甥書》中所說“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一句指出,要興國安邦正百官,要穩社固稷澤百姓,就必須懲惡揚善,扶正祛邪,弘揚正氣。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國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穩固。
鄧小平指出:“共產黨人干事業,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
回溯黨的奮斗歷程,無數共產黨員憑借人格力量,養天地浩然正氣,令人嘆服不已。楊得志將軍在回憶錄《崎嶇的井岡》里記述:在井岡山時期,紅軍中的黨組織是秘密的,但究竟誰是共產黨員,大家都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共產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楊得志(左二)
這一點,在老一輩領導人的身上體現得最為鮮明。周恩來總理的一生,永遠是坦誠第一、他人第一、工作第一、謙遜第一,即使是曾經的談判對手,如張治中、張沖、馬歇爾等人,也無不從內心深處欽佩他一身正氣、襟懷坦蕩的人格魅力。他以畢生心血,踐行了“以誓死不變的精神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的錚錚誓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感慨地說:“是周恩來的人格力量說服了我。我覺得,一個擁有如此高尚的領導人的政黨是值得信賴的。”
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贏得民心。主政寧德期間,習近平曾提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靠什么來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一條真理。”“廉政建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如果我們不能承擔起這種歷史使命,我們就會失去民心。”當時,寧德有些干部違紀違法占地蓋房,群眾十分不滿。對此,習近平斬釘截鐵地指出:“那些想通過當共產黨的官發財的人,黨紀不容,國法不容!如果我們共產黨的領導干部不能成為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榜樣,又怎么能夠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威信呢?”為此,他頂住壓力,帶領地委班子動真格、出實招,嚴肅查處了干部違紀違法占地建私房的行為,同時建章立制,立好規矩,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歪風。福鼎縣龍山開發區經此整治風氣一新,老百姓說,過去是“黨風不正看龍山”,如今是“黨風端正看龍山”,稱贊“共產黨的老作風又回來了”。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正氣凜然,是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廉潔奉公,就是保持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從不以功臣自居,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享受,守紀律、講規矩,生動體現了共產黨人應有的道德風范。”
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來體現,黨的執政使命要靠千千萬萬黨員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完成,黨的人格力量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人格魅力來匯聚。每一名黨員干部,在加強人格修養、增強人格力量方面,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就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修身寄語
共產黨人不求清譽、不尚清談,愿得清朗留天地,只留清氣滿乾坤。清正廉潔,是融入中國共產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本色,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只要我們堅持為政清廉取信于民、秉公用權贏得人心,定能于花繁柳茂處撥得開、于風狂雨驟中立得定,引領中華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結語
一個政黨,最難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什么時候容易犯錯誤?就是以為自己萬物皆備、一切順利的時候,得心應手了就容易隨心所欲,隨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問題了。”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靠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覺悟,努力涵養過硬的政治品格,把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常修常新。
來源:上黨課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