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shè)
PARTY BUILDING
曹淵
發(fā)布時間:
2015-05-18
曹淵是大革命時期北伐軍攻打武昌戰(zhàn)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年僅24歲。周恩來贊揚他“為謀國家之獨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犧牲了,這是非常光榮的”。葉挺稱他是“模范的革命軍人,且是我最好的同志”。曹淵一生雖然短暫,卻為革命事業(yè)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曹淵,安徽壽縣人。1924年5月報考黃埔軍校,被錄取為軍校第一期學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1月從黃埔軍校畢業(yè)后,被黨派往黃埔軍校教導團學兵連任黨代表,后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一次和第二次東征。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后,受黨組織派遣到葉挺獨立團任第一營營長。北伐開始后,率部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等一系列戰(zhàn)役。在戰(zhàn)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機智,出色完成運送彈藥、解圍、攻城等任務(wù),受到聶榮臻、葉挺等人的表揚和軍部傳令嘉獎。
1926年9月,北伐軍攻打武昌,葉挺獨立團以第一營作為奮勇隊(敢死隊)攻城,曹淵率戰(zhàn)士攀登攻城時,不幸頭部中彈陣亡。曹淵等烈士的犧牲精神激勵著獨立團廣大指戰(zhàn)員。10月10日,武昌城終被占領(lǐng)。戰(zhàn)后,獨立團黨支部決定在洪山建墓,將攻城以來各次戰(zhàn)斗中犧牲的官兵與曹淵合葬。墓的前面豎立了一個碑坊,上面橫額刻著“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墓前豎立一個墓碑,碑上橫刻“精神不死”四字,中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左邊刻曹淵等191位烈士英名,右邊刻“先烈之血”“主義之花”“諸烈士的血鑄成了鐵軍的榮譽”“無產(chǎn)階級的犧牲者”四句話。曹淵等烈士的革命精神,永遠被后人敬仰。
推薦內(nèi)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wǎng)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