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立足本職做奉獻 平凡崗位見精神
發布時間:
2010-06-07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集團機關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開展勞動競賽,比工作態度,比工作作風,賽工作效率,賽服務質量,涌現了一批忠于職守、埋頭苦干、盡職盡責、樂于奉獻的黨員干部職工,袁思榮同志就是這其中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
袁思榮很忙很能干。作為集團的一名后勤管理人員,袁思榮主要繡品公司加工畫框,又兼著集團機關辦公大樓各種設施設備的維修、綠化管理。為了保障機關辦公樓各種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轉,他吃住在集團公司,每天爬高上低,上下樓幾十次,更換損壞的窗鉤、門鎖、窗簾盒,修理桌椅、搬運設備、整改線路,修剪花木、施肥澆灌……,每天從早忙到晚,是名副其實的大忙人。他一心撲在工作上,雖然離家只有30多里,但是很少回家,家務和耕地管理基本上都是有妻子一人“承包”。每天早上天剛亮,他就和門衛師傅一起,把辦公樓院里院外的路面、花壇打掃的干干凈凈,然后再去吃飯,有時因刮風下雨,打掃比較費勁,錯過了吃飯時間,他就泡一袋方便面或者干脆等到和午飯一塊吃,往往是饑一頓飽一頓。同事們打趣說:“還是袁師傅肚大,既能餓,又能吃”,他總是說:“活在那擱著,咱不能因為自己吃飯耽誤公家的事”。
袁思榮很“能”很“有才”。他是木工,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善于鉆研。以前由于集團人手緊,辦公區的水電氣暖出了故障或者安裝什么的,常常要找專業人員來處理,這樣既誤時,又費錢,一年下來得好幾萬元。袁思榮就利用專業人員安裝維修的機會學習實踐,利用業余時間刻苦自學,長期耳濡目染,逐漸熟練掌握了各種設施設備的性能及維修原理,成了名副其實的能手、多面手。從此,集團機關辦公大樓的公共設施設備出現故障,職工家屬院物業管理,墻壁脫落修補,都是他來干,做到了小修不過時、中修不過日、大修不找人,他的工作服上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袁思榮很“傻”很“摳門”。為集團采購設備物品,袁思榮總是貨比三家,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看質量,采購物品做到物美價廉。有時為了購買一件器材,要同時打好幾個電話甚至跑幾個地方,和老板反復搞價,擠掉了許多“水分”,為集團節約了不少資金。有老板說:“又不是拿你的錢買東西,那么摳門干啥?” 他說:“公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咱買東西也不能隨便亂花”。開發票的時候,常常有老板問他要不要多開點?他說“你還想不想讓我干了?該多少就開多少,不要良心的事不能干,不是自己的錢不能貪”。一次一位長期供貨商以私人名義送給他兩條玉溪煙,推辭不下他就收下了,但是他并沒有留著自己用,而是直接上交給了集團,受到了領導的表彰。
在修理更換設施設備的過程中,有很多舊的東西,比如舊電線、開關、拉手、門鎖、窗鉤、木條、窗戶、地毯、桌凳等,袁師傅總是舍不得扔掉,采取拆換、修補、改造的方法舊物利用,發揮其使用價值,沒有利用價值之后再當廢品賣。包裝箱、舊報紙等物品,袁思榮總是及時分類整理,然后打成捆,積攢到一定數量后賣廢品,收入上繳集團財務,僅此一項,每年可為集團節約資金近萬元。
袁思榮常說:“做人實在,做事規矩,夜里睡覺才踏實”。“咱是個黨員,黨要咱做個好人,咱就得帶頭吃苦,帶頭干事,不能怕吃虧”,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平凡的崗位上,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含義,為全體黨員職工做出了榜樣。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