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關于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實質作用的途徑探討(轉載)
發布時間:
2017-02-17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明確指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在企業職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以下簡稱“兩個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企業,由于非公企業特定的體制因素,導致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兩個作用”尚未得到實質性發揮。因此,各級黨組織應該拓展途徑,創新方法,保證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兩個作用”落到實處。
在凝聚企業人心上拓展創新。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兩個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在于凝聚人心。一是以真心支持讓業主“放心”。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在幫助企業謀劃發展戰略中凸顯價值,切實成為出資人的“智囊團”;在營造良好環境上用真心,遇到勒拿卡要問題時,切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在化解矛盾問題上用真心,通過建立“員工利益訴求站”、開展“我對老總有話說”活動等方式,積極回應職工群眾的訴求,為企業剛性管理的順利執行提供保證。二是以真心關愛讓黨員“暖心”。落實“書記接待日”,定期開展與黨員談心交心活動;優先推薦一線黨員作為先優評選對象,樹立“吃苦的黨員吃香、實干的黨員實惠、有為的黨員有位”的良好導向;組織黨員與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使黨內關懷由節日化變為常態化。三是以真心服務讓員工“舒心”。在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上真心服務,不斷改善勞動安全條件,改變惡劣的生產環境;在落實待遇保障上真心服務,確保職工享有正當的各項勞動保障權益,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在解決家庭困難上真心服務,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努力解決好困難職工就醫難、子女入學難、租住房屋難等實際問題,讓企業員工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在壯大骨干隊伍上拓展創新。非公企業黨組織要發揮出實質性的作用,必須注重抓好黨務工作骨干隊伍、群團工作骨干隊伍、管理工作骨干隊伍的建設。一是嚴標準,選優配強骨干。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本著任人唯賢的原則,采用自薦、推薦、選舉等多種形式,選好配強三支骨干隊伍,解決好目前三支骨干隊伍中存在的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等瓶頸問題。二是強培訓,注重能力提升。在企業內部探索設立黨務工作交流、業務工作交流、技術工作交流“三位一體”的工作論壇,為非公企業骨干搭建交流平臺,不斷提高他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和服務企業發展的能力。三是交重任,搭建發揮作用平臺。積極推薦黨群工作骨干進入企業管理層任職,選拔企業管理骨干進入群團組織任職,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導向,引導黨員骨干在技術革新、產業升級、市場營銷等重要領域想在前、干在前,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在融合發展動力上拓展創新。堅持把黨建工作資源作為催生生產力的“內化資源”。一是在打造政治動員力上要有擔當。組織黨員以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市場開發、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獻計獻策、設崗定責、創先爭優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做精心營銷的明星、精益生產的標兵、精細管理的骨干、精品研發的先鋒。二是在打造內生精神力上要有作為。堅持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扮好“規劃師”“領航人”和“塑造者”,在生動活潑的文化氛圍中引導員工將企業共同價值、發展追求、職業道德內化于心,不斷激發創造活力。三是在打造核心競爭力上要有實效。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第一資源。非公企業黨組織必須當好“引才使者”“識才伯樂”“育才良師”“留才保姆”,在幫助企業引進、培養、使用、凝聚人才上出實績、見成效。四是在打造社會公信力上要有行動。引導企業堅守誠信經營、照章納稅的商業倫理,構建同生共榮、和諧互促的勞資關系,筑牢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發展理念,形成節能降耗、生態環保的生產模式,樹立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引導非公企業克服熱衷于逐利的先天不足,履行社會責任,樹立社會形象。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