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傳承“五四精神”勇當“時代新人”
發布時間:
2024-06-06
今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五四”是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從五四運動出發,中國以奮勇之姿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用青春的力量鑄就了青春的中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傳承“五四精神”,校準“青春坐標”,崇尚英雄、學習榜樣、對標優秀,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好青年,勇當“時代新人”,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讓“五四精神”在新一代青年身上更加閃耀。
傳承“五四精神”,崇尚英雄,以“一寸丹心圖報國”的理想信念夯實成長之基。“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青年英雄輩出。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犧牲時29歲,守島32年的王繼才第一次登上開山島時26歲,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北斗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40歲之間……在他們身上,無不時時處處體現著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堅守信念、埋頭苦干、奉獻一生的高尚品格。新征程上,當代青年要牢記英雄事跡,向英雄學習致敬,將英雄信念堅定、一心為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新時代條件下繼續傳承發揚,在黨和人民事業的坐標上尋找人生方位,在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進程中明確人生追求,緊握新時代的接力棒,把報效祖國作為最大追求、把服務人民作為最大責任、把奉獻社會作為最大價值,將個人的吟唱匯入時代的主旋律,唱出激昂的青春之歌。
傳承“五四精神”,學習榜樣,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忠誠擔當校正奮斗之矢。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最美的青春當與祖國共奮進。從哪里最苦最累就出現在哪里的張思德,到用“隱形翅膀”托起400個孩子的藝術夢的全國道德模范張超凡,從因“北京明白”而走紅網絡的90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組,到幾經磨煉成為世乒賽歷史上首位00后單打冠軍的孫穎莎,一代代優秀青年扎根崗位、追求卓越,在火熱的實踐中綻放青春光華,成就了充實人生。榜樣的事跡可學可做,榜樣的精神可追可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當代青年要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練就能擔事的“鐵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領”,主動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改革發展的事業中,自覺與人民共進、與時代同行,匯聚起推動國家繁榮富強的磅礴力量。
傳承“五四精神”,對標優秀,以“志堅則不畏事之不成”的勇毅篤行錘煉本領之器。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37歲的隧道施工“擎旗人”姜文濤,參建我國西南艱險山區成昆鐵路營盤山隧道,攻克“集涌水、瓦斯、巖爆、高地應力等于一身”的世界性技術難題;38歲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震,潛心牽頭研制多項網絡空間智能分析系統,相關成果填補領域多項技術空白;85后“學霸”企業家黃帆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設計制造出國內首款激光大燈,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行勝于言,行動是最好的宣言書,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當代青年要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的“大藍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撲下身子當好“施工隊長”,練就抓落實的“金剛鉆”,在本職崗位上踐行初心使命,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給予時代“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嘹亮回聲,立志成為當之無愧的時代先鋒。
來源:共產黨員網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